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行业新闻

Algae-Hub助力第七届全国“藻类多样性和藻类分类”学术研讨会

发布日期:2020-11-24 14:53:08 浏览次数:1528

请点击“AlgaeHub 藻智汇”公众号链接获取全文

https://mp.weixin.qq.com/s/sN6Pxk0sn3-xBBi3Kzp0fw


2020年11月20日至22日,由华南师范大学主办,中国海洋湖沼学会藻类学分会承办的第七届全国“藻类多样性和藻类分类”学术研讨会在广州顺利召开。来自全国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等近200名代表参加了这一盛会。华南师范大学李扬教授主持开幕式,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阳成伟院长、藻类学会徐旭东理事长、藻类学会齐雨藻教授分别致辞。


中国海洋湖沼学会藻类学分会理事长,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徐旭东研究员,做了题为“《藻类学》编写及学科发展的思考”的报告,畅谈了什么是藻类学,我国藻类学处于哪个发展阶段,以及为什么中国藻类学会需要编写一本涵盖藻类特征、藻类分类系统与演化、各个门类专述和藻类应用等内容的《藻类学》教材的原因。谈及随着藻类分类系统的不断演化和更新,中国科学家在国内外舞台上需要勇敢发声时,徐老师提到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引起了在座学者和同行的深深共鸣。


图片

为什么要编写《藻类学》

  • 由于藻类的多样性,由一位或三到四位著作者编写的Phycology可能存在较多的错误和过时内容。

  • 目前尚未真正提炼出一个有关藻类的共同知识体系。

  • 基于当前版本的《藻类学》教学,教师们认为教学效果有待提高。

  • 编写一部中国的《藻类学》是中国藻类学界梳理知识体系、明确发展方向、吸引青年学子、展开教学活动所需要的,也是一个学科走向成熟的必经之路。


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徐健研究员,作了题为“单细胞精度的微藻快速鉴定和分类:从物种到功能”的报告。他提出了拉曼组学(Ramanome)的概念,通过Microalgal RACS-Seq / FlowRACS技术,构建微生物拉曼组学数据库(Microalgal Ramanome Database),实现微藻细胞物种鉴定及代谢功能分析。


上海师范大学王全喜教授回顾了中国淡水硅藻研究历史及系统学进展。报告详细阐述了中国淡水硅藻的研究历史、淡水藻类的分类系统、淡水藻类的中文名称等内容。王老师提出了硅藻的两纲十目分类系统:中心藻纲-直链藻目、圆筛藻目、盒形藻目和根管藻目;羽纹藻纲-脆杆藻目、短缝藻目、舟形藻目、曲壳藻目、杆状藻目、双菱藻目。


中国海洋大学刘涛教授作了题为“真核藻类基因组及其揭示的若干遗传和进化问题”的特邀报告。回顾了2018年11月英国维康桑格研究所启动的地球生物基因组计划 (Earth BioGenome Project,EBP) ,2019年启动的达尔文生物之树项目(Darwin Tree of Life Project),以及2019年5月刘涛教授联合苏格兰“全球藻类之星计划”和东盟四国发起的“南中国海藻类基因组计划”等。指出了真核藻类基因组目前存在研究范围不足、质量有待提高、单细胞-多细胞-组织体(叶状体)进化缺乏参照基因组等问题和挑战。


华南师范大学李扬教授汇报了“中国近海记忆缺失性贝毒的微藻溯源”。介绍该藻毒素的化学成分、危害途径和全球分布,综述主要肇事微藻的研究现状。通过多种技术方法研究了主要肇事微藻——伪菱形藻,共发现了9个产毒物种、100多个产毒株系,与世界其他地域的伪菱形藻相比,中国伪菱形藻的产毒水平相对较低,同时解析了伪菱形藻在中国近海的分布态势。

研讨会设立2个分会场:藻类分类学研究分会场、藻类生理与生态学研究分会场。共计52场报告涵盖了藻类的专科专属的分类研究以及分类整理、藻类分子多样性和分子系统学、藻类区系分类和进化、水域微藻群落结构特征、藻类多样性的高通量分析等方面内容。报告者材料充分、论证严谨;提问者交流讨论、思想碰撞,共同呈现了一场精彩绝伦的学术盛宴。研讨会特别设置了墙报展示及学术交流区,方便与会者深入讨论。会议间隙,墙报区人头攒动,有效促进了学术交流。

最后,让我们再次感谢研讨会主办方——华南师范大学李扬教授团队,感谢诸位老师和同学的精心准备与辛苦工作!下届研讨会,我们温州再相聚!